游姓

2022-07-10 03:33:03

游姓

历史来源

「游」源出

游(Yóu游)源流单纯,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,以祖上之字命姓。春秋时期,周历王姬胡的儿子姬友,被其兄周宣王姬静封于郑,建立郑国。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穆公有个儿子叫偃,字子游,他的孙子游皈以祖父之字命姓,其后皆以“游”命姓,称游姓。

得姓始祖

从《元和姓纂》一书考证,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。由于公子偃字子游,所以他的子孙才有“以王父字为氏”而姓了游。春秋时代的郑国,是周宣王的弟弟姬友所传,后世的游氏家族,既然是传自郑国的公族,则诚然是圣君周文王姬姓的后裔。古代的郑国在今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地带,国都设于新郑。故子游就是游姓的始祖。

迁徙分布

游姓在大陆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,在台湾排名三十六位。源出于姬姓。春秋时期,郑穆公有个儿子名为公子偃,字子游。子游的孙子皈为纪念他的祖父,就取祖父的字中一字“游”为姓氏,称为游氏。游皈的二子游吉号子大叔,继著名宰相子产后执掌郑国国政,游氏的声名也随之大张,传播更为广泛了。春秋时候,晋桓庄之族中也有游氏。另据部份族谱记载:由王氏改姓游,明朝永乐年间王先益为游家养子,其后以游为姓。游氏堂号有:冯翊、广平、立雪、东兴。自子游传至游道保,讳匹,号五丈,当李唐世乱之时,道保南迁南闽剑州建阳禾坪村(今长坪村),建家立业,子孙蕃衍,分布江西之赣州、于都、会昌、瑞金、兴国、庐陵等地。到南宋时,因兵荒马乱,游氏68世祖,字文珀,号二三郎(约生于1131年)于1175年从江西庐陵林息坑迁来汀州上杭县胜运里阔滩坝头(今稔田镇化厚村上游屋老屋子里)开基立业。游氏从唐末五代开始,游姓在今我国南方的福建地区,就已兴盛起来。由此可见,福建的游姓,是由河南而江西、再浙江、然后逐步播迁到南方的。游氏族人迁徙外地甚多,海外有新加坡、马来西亚及香港、台湾等地区,大陆有重庆市,江西的赣州、遂川、黎川、龙南、定南、崇义,广东的河源,浙江的遂昌,福建的永定、三明、龙岩、武平、漳埔、宁化、明溪等县市。本县的歧坑、宫子前、灌子坑、沙子凹、石牌岗等乡村。台湾游姓以福建诏安移居者为多,现在分布较多的县市,有台北县、市,宜兰县,桃园县,彰化县等(余略)。

堂号

广平堂:游氏春秋时期发祥地在原河南广平郡(今河北省鸡泽县东二十里)故堂号曰“广平堂”。古书《交际大全》载有广平郡望,其中有“声实俱茂(雅),秀美而文(吉),清德重名(酢),善诗卓识(诚之),独步六朝之伯始(肇),并膺三辟于高闾(明根)”的佳句。括号内是历代游氏先贤名,内涵深刻。美秀堂:春秋时,有游吉(游皈的二儿子)貌美才秀,举止文雅,熟于典故。他继名相子产之后任郑国宰相,为政宽和。

仁和堂:北魏游明根任大鸿胪,处身仁和,接物礼让。故游氏又称“仁和堂”。立雪堂:原于“程门立雪”,典出宋代学者游酢、杨时向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。游酢(游氏66世祖),字定夫,号豸山,与学友杨时都已是40来岁的进士了,还要继续求学,从福建到河南洛阳拜著名儒学家程颐为师。游、杨来到程家,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,蒙眬中知有二人来却不动声色,二人恭恭敬敬肃然侍立,一声不吭,如此等了好半天,程颐才如梦初醒,见是游、杨二人,装作一惊道:“啊!贤辈犹在此呼?”那天正是冬冷的一天,门外已积雪三尺。“程门立雪”传为佳话,流传千古。

此外,游姓的主要堂号还有:“冯翊堂”、“广平堂”、“追思堂”、“东兴堂”、“聚辉堂”、“聚顺堂”等。

【游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
〖游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
声实俱茂;秀美而文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魏·游雅,累官雍州刺史,甚有惠政。下联典指春秋郑国大夫游吉,美秀而文,熟于典故。

尚书世第;鸿胪名高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,字志远,博学经史,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、大鸿胪卿,封新泰侯。做官五十余年,以仁和处世,以礼让接物。

〖游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
郑国家声远;建阳世泽长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游姓的起源于春秋时郑国。下联典指北宋游氏名人、哲学家游酢,建州建阳人。程门新世第;立雪旧家风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游氏宗祠“立雪堂”通用堂联。

〖游姓宗祠七言通用联〗

大鸿胪仁和有礼;贤卿士美秀而文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广平任人游明根,字志远,博学经史,孝文帝时官仪部尚书、大鸿胪卿,封新泰侯。做官五十余年,以仁和处世,以礼让接物。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,即子太叔,美秀而文雅,熟悉典故,继子产执政。独步六朝之伯始;并膺三辟于高闾。上联典指后魏·游肇,字伯始,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,外宽内刚,耽好经传。下联典指北魏·游明根。

〖游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
九言教晋卿,郑相声名周代震;三尺尊程子,豸山著作宋朝芳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。下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。

基开阔滩,分坝头九大房,星罗棋布;派衍椷林,自建阳而庐陵,椒盛瓜绵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游氏宗祠“立雪堂”通用堂联。

绍定夫之徵,读圣贤书,方不愧建阳门第;继太叔之美,行忠孝事,乃克振郑国家声。——佚名撰游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北宋哲学家游酢。下联典指春秋时郑国正卿游吉。

附录:【游姓典故、趣事】

〖求字〗游宗谦去探望书法家王百谷,王百谷当时正在写字,没来得及与游宗谦寒暄。游宗谦不由大怒,便指着王百谷的字大骂道:“你以为你写的字很好吗?哼!在我们莆中一带都把它看得如粪便一般。”后来游宗谦将离开王家,想求王百谷一幅字,碍于面子,不便索取,便令侍儿范鹿去求。王百谷也不答话,提笔便写。写完,对范鹿说:“把字拿好了。见了你家相公,对他说:又担了几石粪便来家了。”——明·姚旅《露书》

分布地区

广平郡:汉景帝时置郡。相当于现在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。冯翊郡:汉武帝时置左冯翊,为“三辅”之一,三国魏时改为冯翊郡。相当于现在陕西省大荔县一带。

家族名人

  以上内容为起名学普适性规律,涉及具体情况还需具体分析,想更多了解起名方面的问题可以添加微信:59661911  
相关博文

拓拔姓

拓拔姓历史来源拓跋(Tuò bá)姓源出1.源于姬姓,出自黄帝后裔鲜卑族拓跋(亦称托跋)部拓跋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2.出自鲜卑拓跋部落。3.源于改姓
2022-05-22

陶姓

陶姓历史来源「陶」源出个渊源:源于祁姓,出自尧帝繁衍居地陶,属于以居邑名为氏。上远古时期的尧帝,初居于陶(今河南孟南或山东定陶西南部),以制陶为业
2022-05-22

籍姓

籍姓历史来源「籍」源出籍(Jí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姬姓,以官职为氏。春秋时期,晋国有个公族叫作伯厣的,是晋襄公的孙子(一说是晋国大夫荀林父的孙子)
2022-05-22

何姓

何姓历史来源「何」源出一;出自「姬」姓。为「韩」氏音化而成,据《元和姓纂》所载,周成王分封其第叔虞于韩。其孙韩王安,原居韩邑(一说在山西河津县)为秦国所灭
2022-05-22

令狐姓

令狐姓历史来源「令狐」源出令狐(Línghú)姓源流单纯,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,源出魏氏所改,以邑名为氏。上古时,周文王有个儿子叫毕以高。毕公高有个孙子叫毕万
2022-05-22

步姓

步姓历史来源「步」源出步(Bù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姬姓,是以封邑命名的姓氏。春秋时期,晋国大夫叔虎,他有三个儿子:称、芮、义。义后来生了扬,扬被封于步邑
2022-05-22

屈姓

屈姓历史来源「屈」源出1.源于姬姓,出自远古黄帝后裔狂屈竖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2.源于有扈姓,出自夏王朝时期的屈骜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3.源于芈姓
2022-05-22

盖姓

盖姓历史来源盖(Gě,Gài 盖)姓源出1.源于姜姓,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公族大夫王欢的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盖氏族人大多尊奉王欢为得姓始祖
2022-05-22

鞠姓

鞠姓历史来源「鞠」源出鞠(Jū)姓源出有二:1、出自姬姓,是黄帝的后裔。黄帝有后名曰弃(后稷),是周朝的始祖,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
2022-05-22

谷粱姓

谷粱姓历史来源谷梁(Gǔ liáng )姓源出1.源于农耕作业,出自粮食种植业,属于以物品名称为氏。古代有一些部落,农业相对比较发达
2022-05-22

呼延姓

呼延姓历史来源呼延(Hū yán 嘑延)姓源出1.源于各民族变姓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姓氏考略》记载,“匈奴四族呼衍氏,入中国改为呼延氏
2022-05-22

龙姓

龙姓历史来源「龙姓」源出龙(Lóng龍)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,故不可详考,源出有七:1、出自黄帝之臣龙行。据《姓氏录源》及《竹书纪年》所载,黄帝臣有龙行
2022-05-22

沃姓

沃姓历史来源「沃」源出沃(Wò)姓源出有二:1、源出子姓,商王沃丁的后人,以祖名为氏。起源于商代,殷商的第六世帝王名沃丁,是太甲的儿子。相传
2022-05-22

况姓

况姓历史来源况(Kuàng )姓是与邝姓、旷姓、夼姓是四种同音而不同字,又不同义的姓氏。从历史资料上考证,况是“况”(左边是三点水旁)的俗字,中国有姓况的人
2022-03-08

濮阳姓

濮阳姓历史来源「濮阳」源出濮阳(Púyáng濮阳)源流纯正,源出有一:出自姬姓,颛顼的后代以地名为氏。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,濮水南岸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,那地方
2022-02-22
Copyright © 2019 - 2022 老神婆风水大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黑ICP备2022003574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