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人必看!详解芒种时节的农事气象变化以及实用的生活提示技巧

2023-04-11 12:35:44

芒种农事气象

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,芒种是夏季的第九个节气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农业生产方面需要抓紧时间完成一系列农事活动。具体来说,这个节气时期需要进行夏收、夏种和夏管等农业工作。

芒指的是有芒的作物,如大麦和小麦。芒种节气意味着这些作物将先后进入成熟期,需要抢在时间上进行收割。种有两个意思:种子的“种”和播种的“种”。在大部分地区,这个节气也是晚谷、黍、稷等农作物播种的忙季。在古代,“芒种”与“忙种”是通用的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这样解释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

进入芒种,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将进入三夏时期,即夏收、夏种和夏管。忙夏收,因为小麦已成熟,如果下雨或受冰雹灾害,就可能无法及时收割、脱粒,再加上倒伏、落粒和穗上发芽,会导致烂麦。因此需要抓紧时间进行抢割和抢脱粒。

忙夏种,因为夏大豆、夏玉米等夏季作物的生长期限制,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,必须提前种植,否则产量将受到影响。

忙夏管,因为芒种之后雨水会增多,气温会升高,有些作物已进入需水需肥和生长高峰,以后需要进行追肥补水和除草,防止病虫害的发生。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,霉烂、旱灾、涝灾和冰雹等灾害可能将同时或轮流出现,这将轻则减少产量,重则导致绝收。

南方农民需要注意稻蓟马等病虫的防治。东北和西北缺水,冬、春小麦需要适时浇水追肥,同时做好后期管理工作。

什么叫梅雨?

江淮流域在初夏会出现连阴雨的天气,这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。因此用“梅雨”来形容这种天气。梅雨期间,阴雨连绵,温度高湿度大,容易让器物发霉,也被称作“霉雨”。

梅雨开始的一段时间叫“入梅”,结束时叫“出梅”。从阳历计算,入梅日期大致在6月6日至16日之间,出梅日期大致在7月8日至19日之间。整个梅雨季节长达30至40天。

有些年份5月就入梅,这叫做早梅雨,而出梅最晚的则在8月初。有些年份却没有梅雨,这就被称为空梅季节。梅雨的时间、雨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湿润或干燥,因此会对农业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。梅雨期间,出现短干期或空梅时,该地区将出现干旱。

芒种生活提示

芒种期间,多阴雨天气,雨后难见阳光,使得天气变得闷热,让人感到喘不过气来。这种气候会让人的心率加快、血压升高,导致心肌梗死、心衰、心绞痛、高血压等心血管急症发生。因此,如果患有冠心病、糖尿病或心功能不良,最好避免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晨练。如果出现不适,应及时休息,如症状不能缓解,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。

芒种民间禁忌

与气候相同,芒种期间有很多民间禁忌。在一些地方,忌讳北风,认为芒种刮北风,夏天会发生旱情。也有谚语说:“芒种刮北风,旱断青苗根。”芒种期间还忌讳没有雷声,因为这样的话一年庄稼就不能有好的收成。

相关博文

探究芒种时节的繁花似锦、民俗独特和传统习惯,快来了解一下!
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。这个节气相较于其他节气具有更多的民间习俗。如果你对这些习俗还不是很了解,不妨和老神婆小编一起来看看芒种的各类习俗是怎样的。 嫁树 芒种是农忙季节,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、小麦。当地人称之为“农忙”。有谚语说:“麦黄农忙,秀女出房。”因此在这个节气里,妇女们也要下地帮忙
2023-04-15

深入探讨谷雨期间的农事气象变化,并提供有关生活方面的实用提示和建议

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,标志着春天进入了后期,气象上是雨水增多,以致于谷子成熟,所以称为谷雨。这个节气对于农村生产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。以下将介绍谷雨的农事气象、生活提示以及民间禁忌。 谷雨前后,气温变暖,雨量增多,是春作物播种出土的重要季节,也是一些早秋作物开始种植的时候。在大
2023-04-12

农人必看!详解芒种时节的农事气象变化以及实用的生活提示技巧

芒种农事气象 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,芒种是夏季的第九个节气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农业生产方面需要抓紧时间完成一系列农事活动。具体来说,这个节气时期需要进行夏收、夏种和夏管等农业工作。 芒指的是有芒的作物,如大麦和小麦。芒种节气意味着这些作物将先后进入成熟期,需要抢在时间上进行收割。种有两个意思:
2023-04-11
同类推荐

雨水节民俗:探秘占稻色的古老传统与文化意义

宋代以前,中国的农业和整个经济重心都位于黄河流域。从宋朝开始,随着经济重心向南移动,中国南部的稻作文化逐渐成为中国农业文明的主体。由于宋朝特色的稻作文化习俗在明清时期继续发展,客家人已经近千年来承袭着这种文化。其中,雨水节爆糯谷花“占稻色”是其中之一。元代的娄元礼在《田家五行》中记录了当时华南稻作地
2023-04-04

探讨如何通过春分养生保健和营养药膳来增强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

春季是一个气温、湿度等气象要素变化无常的季节,也是一些疾病复发和加重的高发季节。冠心病患者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、风湿性关节炎、哮喘病等都需要注意保健,而精神病、肝病患者也容易在春季出现问题。 除了注意保健,春季也需要注意饮食。下面介绍几道春季养生药膳: 木耳榆耳爆海螺 配方:干净海螺肉250克,
2023-04-05

了解小满的健康养生秘诀:营养丰富、药膳滋补,轻松保健延年益寿!

小满养生保健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属初夏,气温升高,食物容易腐败变质,苍蝇等昆虫逐渐增多,导致痢疾杆菌等病菌的生长繁殖。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下,如受冷、过度疲劳、营养不良、暴饮暴食或其他慢性疾病等,更容易引起急性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。病毒性甲型肝炎、戊型肝炎,也是夏季经肠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。
2023-04-05

探究二十四节气的来源与演变历程,深入解析其形成背景与发展历史

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财富,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、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。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就已经能够利用土圭(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)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,确定冬至、夏至、春分、秋分四个节气。一年中,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,最长的一天为冬至,影子长度适中
2023-04-05

利用营养药膳进行养生保健——探讨处暑期间如何提升身体健康状况

处暑是中国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,通常在8月中旬,标志着盛夏的结束和初秋的开始。随着季节的变化,适当的养生保健措施会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。 防护肺病很重要。秋季的燥气和湿气的结合可能会伤害肺部,引起一些疾病,如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支气管炎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医清热润肺的草药,如麦冬和菊花,煮成
2023-04-05

探讨立秋期间农事气象规律及相关生活提示:如何合理安排农活、养生饮食等?

立秋——农事、生活和民间禁忌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,一般落在8月7日或8日。它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天气将逐渐凉快。但据气温标准,很少有地方在立秋即开始进入秋季。在农事方面,立秋前后,各种作物生长旺盛,需注意缺水和各种病虫害的防治。同时,立秋时节的气象变化也需要人们注意生活习惯和健康问题。
2023-04-05

农事气象与生活提示:如何应对炎热的大暑天气?

大暑,处于三伏中的中伏阶段。这个时期,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式步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。南方有些地区的平均气温超过了35℃,有些地方的绝对气温甚至历史曾高达47度。 虽然夏季的高温对身体不利,但对于农作物却是有利的。如夏玉米、夏大豆、棉花、甘薯、水稻等在这样的气象条件下,生长发育的最旺盛。但是,此时气候变化
2023-04-05

立春过后的春季养生指南:如何科学养生,享受美好春日

立春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健防病。春天的气候特征是以风为主,而风邪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,也常与其他邪气兼夹为病。当风邪侵袭人体后,一是侵犯上焦肺,特别是初春,天气由寒转暖,在人体阳气初生时,温热毒邪也开始活跃,各种致病的细菌、病毒随之生长繁殖。流感、流脑、麻疹、猩红热、肺炎也多发生和流行。二是病变
2023-04-06

推荐你挑选什么食物更好,以应对立春到来的这个季节?——立春美食大推荐!

随着春季的到来,人们开始注重饮食上的调整。春季是一个新陈代谢旺盛,气血充盈的季节,因此饮食上应该以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品为主。下面介绍三款适合春季饮食的家常菜,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能更好地保养身体。第一道菜是韭菜虾皮炒鸡蛋。制作时需要准备韭菜、鸡蛋、盐、姜末、味精和虾皮。首先将鸡蛋打散,
2023-04-07

谷雨时节的健康养身保健与营养调理:膳食药膳美食与生活细节全方位探究

谷雨节气是春季的第六个节气,也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时期。由于湿度大,很容易让人感到闷热,对于患有风湿骨病的人来说,更容易遭受疼痛。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、自身免疫性疾病,会引起关节疼痛、肿胀和运动障碍。谷雨节气的潮湿气候容易让其发作。如何预防或缓解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呢?以下是一些方法: 首先要改善
2023-04-07
Copyright © 2019 - 2022 老神婆风水大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黑ICP备2022003574号-3